婚书
两性频道
02-18 阅读:412
名白:第某女随言之。四德无闻,未闲礼则;承贤某息顾存姻好,不敢敬违。姓名白。
>?相关事件
据古书记载,周代已有婚书,书于竹简,男女两家各持其半。"媒氏,掌万民之判",《周礼》有媒氏司婚姻之事,男女订婚后,即立婚书报之,不报者为私约。
敦煌发现的婚书,男家礼请者,谓之通婚书;女家许诺,谓之答婚书。正婚书之外,各附"别纸"。"别纸"的内容,第一是主婚人与订婚人的关系,第二是男女双方的名字及年龄,第三是求婚与许婚的表示。宋代民间的婚书,有"草帖子"与"细帖"(定帖)之别,先送草帖,后送定帖,定帖送讫方为订婚。定帖即为婚书。
元代的婚书与宋代大略相同,也分两种,初送"年月日帖",如宋之"草帖子",后为"纳币简式",如宋之"定帖"。婚书内容须写明聘财、主婚人、媒人并分别画押。婚书红纸书写,背面大书合同字样,男女两家各执一纸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