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性恋
两性频道
02-18  阅读:412

  2001年4月20日,《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》第三版(CCMD-3)对同性恋的诊断参照ICD-10做了调整。有些医学组织认为,同性恋是一种选择,可以得到治疗,并通过一些疗程改变他们的性倾向,但是受到了医学界和科学界的批评,因为它们带来的压抑感有时会导致治疗者出现焦虑、抑郁症状、甚至自杀观念。[4]美国精神医学学会1997年通过决议,从事这项治疗的医生被认为是缺乏职业道德的。

  由于世界各国文化、宗教的差异,导致世界各国至今对同性恋人群还存有争议。中世纪的欧洲,受天主教的影响,民众遵从教会定义,认为同性恋违反神意是犯罪的。古代的中国,“娈童始于黄帝”,“男风”在历朝历代时常盛行,作为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,对同性恋多持的中庸的态度。只是从伦理道德方面发表看法。相对于中世纪欧洲的严苛,直接用文字和法律规定残杀同性恋来说,中国古代社会更加宽容,儒家也对同性恋问题只做泛指性教导,孔孟亦未曾对普通同性恋表明过彻底否定的观点。如《论语·阳货》中的“巧言令色,鲜兮仁”,《论语·季氏》中“损者三友。友便辟、友善柔、友便佞,损矣”,《孟子·尽心下》中“恶佞,恐其乱义也”在非洲和亚洲西部、南部的一些发展中国家,同性恋仍被视作一种违法行为,有的国家甚至将同性恋者处以极刑。随着时代的进步,现代人普遍认为,同性恋是一种正常的性倾向,中国对同性恋人群的看法较为保守,将同性恋非刑事化、非病理化,但不承认同性伴侣任何关系。不可否认的是,现今,虽然欧洲许多国家(包括法国、西班牙等天主教传统国家)同性婚姻已经完全合法。但同性恋被人们唾弃以及排斥,则必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。

阅读全文

上一篇:同居 下一篇:舔足